沪市成交3663亿元,比上一交易日4622亿元减少959亿元,深市成交4982亿元。
当前沪市平均市盈率在11.83倍,前不久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发声:“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,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地发挥”。
另外,国际投行高盛也受到A股着迷的估值,战略性看好A股市场的长期走势。更是明确给出了沪深300指数未来一年有16%的上涨空间。
当前上证指数已形成W底形态,第一目标位应该为3400点,进一步确认W底形态。要重视市场成交额能否维持万亿水平。
券商,银行,保险,房地产等板块,近期小幅震荡,小回调之后回再次走强,整体是震荡上行的态势。
房地产低位股依然有补涨的机会。保险股中线行情,震荡上行,短期回调是机会。
风光储等板块,军工,半导体,工业母机等板块,今天继续小涨,下周还有冲高的机会,建议持续关注低位股。
信创,啤酒,乳业,服装纺织等板块,今天冲高,但个股操作难度较大,追涨不安全。并且板块很快容易降温。
2022年三季度计算机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.9%,增速环比二季度提升,板块整体现金流改善。
从细分行业看,信创、智能汽车、卫星遥感应用等领域公司业绩增长亮眼,其中信创板块三季度复苏明显,相关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增速较上半年收入增速显著提振。
第一轮是事件催化,集中在元宇宙及数字货币板块,2021 年 10 月底 Facebook 正式公开宣布更名为 Meta,激发市场对元宇宙板块的关注度;2022 年北京冬奥会即将在 2022 年 2 月举办,冬奥会期间将进行历来最大的数字人民币试点,因此市场对数字货币板块热情较高。
第二轮主要是受益于下游产业基本面利好,得益于智能汽车高景气度,板块内智能驾驶相关个股呈现较好走势。
第三轮则是信创行业逆势上涨,欧美国家频繁针对我们国家科技行业提高制裁手段,我国信创行业发展势在必行,行业空间确定性较高且有望提速。
信创产业的本质在于发展国内信息产业。自从贸Y战以来, IT供应链的稳定性必然的联系到下业的稳定与发展,关系到整个经济的稳定与稳定,信息技术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已经超出了网络本身的安全范畴。中国信创产业的发展,标志着中国信息产业乃至全球信息产业格局的重构,而这一过程,正是中国基础软硬件崛起、中国 IT产业完整产业链、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。
政府信创部门,完成了省市级电子文件交换系统的国产化,县、乡级电子文件交换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将紧密结合,电子政务的规模要比电子文件大得多。东吴证券预计,到2027年,政府、企业和行业都能实现完全信创。
在全面提速的背景下,将根据每年新增采购量的需求,提出新的替代要求。央企方面,到2023年,央企办公自动化系统国产化率将达到50%;网安、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系统国产化率达到30%;企业管理类 ERP系统国产化率达到20%;试点将在核心业务系统中展开。
我国信创行业已基本建立起从上游芯片到下游应用的替代产业链条。从产业链角度看,信创生态体系主要由基础硬件、基础软件、应用软件、信息安全及云计算平台几部分组成。
所涉及领域包括硬件方面(CPU芯片、服务器等);软件方面(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中间件等);上层应用方面(办公软件、ERP等;信息安全方面,如边界安全产品、终端安全产品等)。其中芯片、整机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中间件是最重要的产业链环节。
由于能源电子涉及较为宽泛,如果仅统计与能源电子相关的储能、光伏逆变器、功率半导体等细分板块的电子相关个股,共计超40只,包括千亿市值公司阳光电源、国电南瑞,其他的还有德业股份、中伟股份、时代电气等500亿以上市值的公司。
上述公司由于处于热门行业,机构关注度均较高,获超10家机构评级的个股达到25只。阳光电源合计获32家机构给予评级,关注度最高;斯达半导、时代电气、振华科技、扬杰科技等评级机构均超20家。
这25股中,多数机构一致预测业绩高增长。例如,机构预测派能科技、昱能科技、鹏辉能源、祥鑫科技等今年净利润增幅超过200%。
部分公司获得北上资金增持。数据宝统计,11月以来,科士达、林洋能源、时代电气、派能科技等获增持超过200万股,其中科士达获增持数量达到1036万股,位居首位。
年末是政策密集出台的阶段,市场会炒作明年的预期,所以年末行情要好于次年初。上证指数历年12月份的平均收益率是2.75%,等于银行三年定期存款收益率了,也就是说12月份的股市风险较低,回报率较高,所以今年12月份的“跨年行情”值得期待。
新冠疫情持续升温,新冠病毒奥密克戎致死率较低,但是防疫阻断及清零难度加大,我们大家都认为国内疫情由防疫变为抗疫阶段,加强疫苗接种、相关药物、救治能力建设、及老百姓对疾病的科普教育,建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等准备工作很重要,建议配置新冠相关受益资产原料药及中药2023年业绩有望高增长标的。
今年以来,受到疫情等多方面影响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下降。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逐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20条措施,随着20条有效落实,疫情优化大方向是确定的,伴随后续居民财富边际改善,消费者信心在特定时段有望逐步回归,也将迎来消费行业的复苏机遇。
自2021年全球干旱以来,全球粮食库存一度降至近十年最低。而随着今年俄乌冲突的爆发,严重阻碍两国粮食生产和出口,导致国际粮食价格不断飙升,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粮食危机。
今年以来,国内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农业种植行业的发展,新《种子法》全方面实施,《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安全评价指南(试行)》、《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(试行)》等利好政策不断加码,我国种业创新环境持续向好。
自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以来,我国必须走自主可控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道路,供应链产业链国产化大有可为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关键步骤之一。当前,我国在基础材料、关键设备和系统等领域国产化率偏低,需要加大政策支持、企业人才和研发投入,实现核心技术突破。
电子特气是半导体制造的关键原材料,被称为“芯片血液”。目前国内电子特气第一梯队的厂商已经具备规模生产能力,在细致划分领域产品具有一定优势,但和国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,国产替代空间巨大。
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气体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服务。金宏气体电子特气产品在技术参数上已与海外巨头同水平。目前金宏气体的超纯氨、高纯氢、高纯氧化亚氮、高纯二氧化碳等特气产品,在产品纯度、杂质含量及质量稳定性方面与外资气体巨头处于同一水平。
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.37亿元,同比增长16.45%;实现归母净利润1.69亿元,同比增长34.13%。2021年主要营业产品包括大宗气体、特种气体、天然气,营收占比分别为40.13%、37.83%、13.36%。
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特种气体、普通工业气体以及相关的气体辅助设备与工程的生产和销售。华特气体的电子特种气体产品进入了英特尔(Intel)、美光科技(Micron)、德州仪器(TI)、海力士(Hynix)等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供应链体系,华特气体的产品出口到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.03亿元,同比增长41.01%;实现归母净利润1.86亿元,同比增长80.58%。2021年主营产品有普通工业气体、焊接绝热气瓶及其附属设备、光刻及其他混合气体,营收占比分别为19.75%、16.23%、14.98%。
湖南凯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石油化工尾气(废气)火炬气回收利用的专业环保企业。主要产品为高纯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、液氧、液氮和液氩。凯美特气的电子特气项目始终定位做高端、高技术含量的气体产品,主要针对半导体客户。
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.45亿元,同比增长12.14%;实现归母净利润1.16亿元,同比增长13.73%。2021年主要营业产品包括液体二氧化碳、氢气、液化气,营收占比分别为42.69%、23.49%、12.57%。
湖北和远气体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各类气体产品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服务以及工业尾气回收循环利用。和远气体投资建设宜昌电子特气及功能性材料产业园项目,项目包括年产8万吨光伏级三氯氢硅,以及半导体级三氯氢硅、二氯二氢硅,光导纤维级四氯化硅等。
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.48亿元,同比增长30.4%;实现归母净利润0.51亿元,同比下降12.07%。2021年主营产品有普通气体、清洁能源、特种气体,营收占比分别为66.98%、17.20%、6.28%。
杭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有设备与工程业务、气体业务。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成套空气分离设备及部机、石化设备和各类气体产品。目前公司生产的气体产品主要有:氧、氮、氩、氖、氦、氪、氙、高纯氧、高纯氮、医用氧、二氧化碳、混合气体等。
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7.66亿元,同比增长8.97%;实现归母净利润12.66亿元,同比增长20.92%。2021年主要营业产品包括气体销售、空分设备、石化产品,营收占比分别为55.70%、36.33%、4.32%。